空间概念
室内空间设计结合建筑概念,沿用建筑的方式延伸至室内,将空间进行大块面的重构,并用艺术手法将空间构成原理应用于空间的每一个细节,将企业文化、空间装饰艺术、标示系统完整的融入建筑;整体风格呈现出稳重大气、现代简约的空间特质。
空间拆解成多维度的界面构成,彼此间又互相依附于新的空间形态逻辑关系;发散性序列元素依次呈现、延展;营造出新的空间语境。
“基础的灰色水泥砖,白蜡木的家具,
加品牌识别色蓝、黄、玫红三色,整个空间纯粹、感性。”
业主只是希望在办公的同时有空间做一个展厅,可以让目标客户学校领导来参观使用。设计师看过建筑后觉得,作为一个狭长型的空间,又是从一头进入,要将空间做的比较灵动,则不能过分把每个区域的功能过分划分清楚。
让书本形式作为空间功能区隔断,分析每一个板块的功能与表现力,为每一个板块做规划,整体上模糊功能边界,有些板块区域与功能多样化,多重模式来回切换,即是功能模式,同时也是场景模式,根据运营内容的变化,重新组成空间场景及气质。
使空间整体化,功能与动线连续性,同时又要满足每一个具体板块的具体功能需求。
半开放式的前台布局,入口处便纳入宽广视野。背景墙借用装置手法,带给空间建筑的张力。纯净的白与温暖的棕互为依托,前台桌灵感来自“元宝”,采用简洁的当代设计语汇重构形体。马醉木带来山的意境,现代极简在这里遇见东方文化:择善而行,善择而丰。
空间中充满海洋文化的气息,悬吊的鲸鱼艺术装置,带来轻盈灵动的美感。它以微微跃起的姿态,成为空间的导言,欢迎人们深入其中。
圆形装置是办公室的共享区,承载着沟通、探讨与观念的碰撞。垂直面上的大圆形,在平面上则是一个长的椭圆,拥有最好的景观面。设计师将它与游艇的形式结合,打造奢适的高端商务氛围。它的正面角度仿佛一个舵机,在空间中昭示企业发展的方向感。而自然变化中天光的加持,又让这一路发展呈现最美的景致。
员工区呈现开放交流的状态,与共享区保有视觉上的联系,阳光毫无阻碍的洒入,给日常工作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氛围,便于员工间的密切合作,最大化地强调效率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