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主題
设计方案将材质、光线和艺术作为主题元素,大堂的墙面由6种材料装饰:深咖色木饰面、彩色壁画岩板、白色大理石、黑色石英岩,表面粗犷的米色石英岩以及仿旧铜板,每一种材料的运用又拥有各自独特的装饰细节:……深咖色木饰面和黑色石英岩沉稳大气,符合5A级写字楼的功能和属性。电梯墙面由米色石英岩和金属板装饰,营建出奢华感和品质感。订制的彩色岩板壁画和大堂深处的彩色玻璃墙面,赋予空间独特的艺术气质。白色大理石切割的线条模仿下垂的窗帘,使得整体空间较暗的色彩得以调节。特色天花板吊灯锚定了一个以大厅内为中心的休息室空间,定制细木工家具为使用者创造了极佳体验。在灯光方面,有意采取了低照度照明,为大堂空间营建了舒适和私密感。
我们希望能建造出一栋不需依赖墙或者柱子,而仅仅是依靠体块之间堆叠而形成的房子。书籍作为空间情感和气氛的重要元素,应该形成这个空间的承重结构,同时它也需要成为日常工作可以使用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建造架子,许多的架子。这些架子需要填满墙壁上所有空白的空间,同时也要去替换墙壁。
这个设计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墙面空间,从而有足够的架子以容纳藏书,同时也优化了房间面积,并创造了可供员工开会的小休息室,通信室,智库和电话亭。
另外,建筑的锥形平面是室内设计变得更具挑战性。在项目早期,设计团队就对编辑室进行了明确的规划,编辑室必须是尽可能小和高效的空间。编辑室在最终的设计中成为有平均9平方米的空间,它们的特点是窗户几乎和地面进深一样高,这样可以使室内拥有充足的阳光而不显得狭窄,也传达一种安全感和专注感。每个编辑室的门被设计成与架子的搁板齐平,这样当门打开时,门就像消失在架子上。入口和门的设计也使房间可以打开到与大办公室相邻开放的办公室相连的空间,就像天然的海湾一样,编辑室成为大空间的延伸。办公室的大型公共区域调剂了小空间的狭窄,同时在门打开时,允许同事之间可以在一个空间交流工作。
所有其他工作区域都位于开放空间,在建筑的角侧设有小厨房和会议室。这些空间以宜人的氛围为特色,透过大型全景窗户可欣赏到繁华的Linien-straße和Linien- straße。其中一间会议室配有带轮子的家具,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重新移动和利用空间,还有可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的定制白板和隐藏的投影屏幕。会议室和小厨房还有楼层之间通过所谓的"叙事楼梯"从内部相互连接,这个楼梯从一楼的斜角通向六楼。
楼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令人印象深刻的书架。书架设在陡峭的楼梯旁边,就像一条戏剧性的叙事线。橡木搁板对应了楼梯台阶的材料相互呼应。
以深色的流线作为贯穿空间的主旋律,与简洁的白、灰形成对比,体现了纯粹而极致的科技感、灵动感。
精致的皮革饰面、木质温暖的吸音格栅、动感的天花造型、极致的线条,是流动的艺术,代表了一种互融与突破的创造理念。
色彩在空间中的进退、明暗,感染着环境氛围,也折射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办公会议区采用低饱和度的色彩,舒缓员工情绪,凝神聚气,提高工作效率;高饱和度的色彩运用在茶歇区作为点缀,放松身心的同时,提升空间趣味。
“Blue Sky Coming”,蔚来已来,是对美好未来和清朗天空的愿景。办公空间是理性的,对于那些视灵感为生命的创意人士而言,这里需要理性的工作,亦要有愉悦的生活,伴随着绿色的介入,一个静谧而舒适的人性化工作与社交场景徐徐展开。绿色生态以无声的诗意不断重塑着整个世界,“赏一朵花,认一棵树”,潜移默化中拉近与自然的距离。
墙面大大小小的洞口将绿色引入,既是画中景,亦是景中人。而在长虹玻璃的衬托下,绿植显得朦胧而柔美,引领员工在生机盎然的氛围中迸发创意灵感,传递着“Blue Sky Coming”的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