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从一进门处打通了一楼和地下一层的楼板,镶嵌在地面一个8米长的俯瞰的玻璃橱窗.橱窗的获得是把原本只有1.8米层高的地下设备夹层充分利用起来,为地下室引入光线的同时赋予它展示的功能。此功能的安置对外部具有企业功能的识别性,橱窗里虽然亦是模特陈列、但由于高差形成的不同以往的观摩角度,使它充满了戏剧性,行走在透明T台上,仿佛和楼下的模特不断产生对流和交互。
第二步是改造建筑一楼的外立面,我们几乎切去了一楼所有的朝向庭院立面的外墙,最大化的把户外的阳光和景观引入室内,让原本封闭的空间具有视觉延展性,并感受一年四季更替。同时希望创造一个室内望出去的视觉端景,并在庭院的尽头做了两片错落的矮墙,以L型半围合的形态存在于草坪中。片墙之间突出的流水口涓涓细流,浅浅的水池成为矮墙插入的基座,为停留在庭院的小鸟提供了歇栖饮水之地,待到天色逐暗,暖暖的灯光氤氲水面,微微泛到矮墙上,朦胧而宁静。
之所以把景观端景做成L型错落是因为户外庭院属于公共物业产权,业主不可以私自改建,物业给到不能改建的条件是不可以有围合的墙面,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有界定和一定的围合感,于是我们把C型围合打开变成两片L型半围合,并把高度控制在1.3米,以要做安防架设基座为由跟物业谈判,最终获得认可,才有现在这种形式的呈现。
我们改造的第三部,是把车库的部分全部打通,把原本有三个踏步的高差找平让其变成一个南北通透具有视觉连续性的大空间,同时把原本电梯旁边的笨重的混凝土楼梯的动线移到空间中央,变成一个视觉焦点的旋转楼梯,旋转楼梯连接地下一层并一直贯穿至三楼,楼梯的位置也作为一楼两个部门之间的功能区隔。
我们经过讨论和模型最终于采用了7000米长彩色的有弹性的线把整个开放办公室的天花“编织”起来,同时解决天花空调和灯光的管线问题并保留住空间的高度。这种操作方法是在我们以往案例中不曾出现的,如果要让工人试图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呈现这种效果是有难度的,这种效果的呈现具有随机性,随机性所带来的是不确定性,所以开始前我们通过电脑模拟,找出其规律性,并把这种规律性转换成数据,并带着同事一起到现场实践。实践的结果,带来了实操经验,这种经验作为后来指导工人施作的基础。编织好的大面积的天花形成多变的几何状,不同的颜色叠合在一起又形成新的颜色,一直延续到二楼。
设计之前我们曾去往业主家调研,发现了很多在原来的家里所不能实现的功能,我们希望能在这个三楼改善和补充。三楼为坡屋面结构,最高处有4.5米高。为夹层设置两条通路,使之在空间构成上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构筑,让以往单向动线变成一种可循环往复的有趣的立体环形动线,让小孩子可以乐此不疲,而直跑梯加滑梯的组合,在一个亲子空间里,无疑是最佳方案。
要满足这些条件必须要有足够尺度的自由空间。为了获得这种空间,我们把原来衔接户外露台的外墙和一根构造柱全部切掉,并把原来较大的方形露台对角切了一条斜线,变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对角斜线的长度获得了最大的景观视野的开口,同时把露台1.3米的围墙高度降低到1米保证其高度的安全性的同时把远处的景观尽收眼底,这种大而自由的空间也同时满足了小孩子骑自行车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