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型图分析

#办公智造#

阅读 748388 | 粉丝 748388

  • 南熙Nancy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9日 07:29:03

    + 关注
    #办公智造#

    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形式感带来的空间价值,以轻松的方式让访客感到被重视,并得到企业气质直接获得感,而不是让他们停留在等待区或将他们直接带到会议室。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提供一个创造持续第一印象的场域。        

  • 张曲峰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22:07:53

    + 关注
    #办公智造#

    现代简约风格办公室        

  • 戴宁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21:50:34

    + 关注
    #办公智造#

    将空间设计延伸到外部,玻璃门隐约透着微光,模糊掉室内外的边界,悬吊弧形挂壁展现出迎接的姿态。
    顺应弧形向内,以亭园为意象的巨大盒子包裹着中厅接待台,围绕中厅又顺而形成四面而通的洄游动线。
    中厅成为整个空间枢纽中心,散发向内串联起每个区域;围而有开的韵律,正如企业和空间想要表达的有序却松弛的态度。        

  • 戴宁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21:46:14

    + 关注
    #办公智造#

    在空间区隔上,设计师打造几何块面,并借以园林框镜、借景等手法,赋予空间层次,置放艺术品、打造绿植微景观,营造出游园体验,引导人向内探索。
    室内的门全部为玉砂玻璃材质,隔区而不隔光;在内敛而饱满的东方美学中,常常强调自然光的演绎,设计师尽量将光引进空间内部,让光线在室内游走,折射出影子的曼妙,空间瞬间灵动起来。
    沿过道直达会议空间,没有门的遮挡,表达开放、包容的态度;考虑到实用性,设计师单独设立储物间的同时,会议室也提前布设了大量收纳空间。        

  • 戴宁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21:40:33

    + 关注
    #办公智造#

    设计师希望在董事长办公室打造一个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稳定循环,从而获得绿色、生机、节能、高效的空间。
    肆意生长的绿植景观,是设计师想要打破有限物理空间的限制,向自然浸透寻找自由的期许。
    有形的区隔、无形的相融,三面通透玻璃隔断将空间功能界限区分开来。高立交错的隔断造型让人如若置身一幢幢大厦间的街道,参差交错的玻璃犹如建筑幕墙般矗立于都市之中。        

  • 吕行者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10:50:40

    + 关注
    #办公智造#

    项目位于园区的中部,是一栋两层高,主体呈正方形的生产车间, 方形的四周几乎被高大的厂房包围,唯有西南角毗邻户外运输管道走廊,和外部广场连通。新植入的功能是集共享办公、健身、轻餐饮、买手店、路演讲座和艺术展示于一体的新型复合业态的综合生活馆。改造后的空间希望为人们提供新型现代社交活动空间的场所,传达新型的健康生活的理念,并通过人们的参与重新激活周边这一片区域。
    传统哲学在对空间进行思考时,有一个不明言的前提,那就是:空间总存在。但它们从来不问“空间如何存在”,而总是在问“空间是什么”。在海德格尔看来, 空间不是“什么”,空间不是一个存在者,空间原初地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自身的,并且只有从这一原初的显现开始,我们才能获得关于空间本身的知识;空间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        

  • 吕行者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10:47:08

    + 关注
    #办公智造#

    我们认为每个场所都具有其本身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时间感,是场所功能在迭代中和人产生的关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空间感,则是场地的景观性,非狭义的景观,是具有更广泛的场地特性的空间片段。时间感和空间感并非独立存在,也非显而易见,通常需要设计对潜在性深入挖掘,让空间本身的价值和能量发挥出来,并得体合宜。        

  • 吕行者 / 设计师

    2024年06月18日 10:45:29

    + 关注
    #办公智造#

    视线随着人在空间中的运动,从外部工业遗址进而转向内部竹林庭院,光线也由侧面的大落地窗转向庭院的顶部采光天窗。三个庭院将内部的活动场景串联起来,首层的健身,沙拉吧,咖啡吧和展厅,二层的共享办公和运动区,围绕其自由展开,南侧被植入的木盒子是独立的办公和买手店,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和两侧木制墙面将外部遗址风景框入室内。
    庭院中碎石和不锈钢镜面的景观装置的花池延展了外部的景观切片,亦创造了抽象的园林景观,使每一处场所的功能都和庭院景观相联动;通过镜子的使用,让内外的景观在空间内不断地反射渗透与延展,使原来深入的更为内向的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状态。同时通过方形的自然天窗和人工漫反射光线的交叠使用,使整个建筑空间成为一个通过光的变化呈现出戏剧性的叙事空间。        

发布话题

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