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口大堂到电梯厅,大量使用了灰色花岗岩、木饰面和不锈钢材质,严谨而有秩序。
通过将原有贴近核心筒的走廊外移,进一步产生内外两个层次的办公“厚度”;同时将内圈东西办公区抬高26公分,使得内圈使用者的视线和采光效果更为优化。相比内圈东西两侧的厚度,南北靠近内核部分进深变小,主要处理辅助空间功能。
使用了玻璃的三种形式:超白钢化玻璃、钢化竖纹玻璃及竖纹玻璃加镜面的组合。即从全透明、半透明到不透明的三级过度。超白钢化玻璃主要应用在玻璃隔断和墙面装饰,竖纹玻璃主要用于吊顶及部分墙面装饰,竖纹玻璃和镜面组合主要用于不透明的半高隔断及柜门位置。
预留在玻璃和墙面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种无法接触的空气感;超白玻背后粗糙的水泥质感涂料,更像是刻意营造的博物馆中陈列的一片旧墙。退在纤薄光滑之后的粗糙质感,设计师希望使用者可以有片刻的视觉停留,产生更多针对色彩和块面之外的印象。
竖纹玻璃和LED灯具的组合,成为天花采光的亮点。轻薄而透明的材质让入口玄关和走廊上空增加了某种未来感,经过玻璃隔断的反射,又进一步延伸进了两侧的空间之内。
从不透明到半透明,竖纹玻璃能否有更多的“质感”?设计师受到杉本博司《海》系列摄影作品的启发,将竖纹玻璃和镜面结合,营造出一种意想不到超低反射界面,在隔断和柜门部位被大量使用。对周围环境反射的图像是模糊而冷静的,通过类似“失焦”的处理使其融入整个空间
东西办公区内嵌了6个透明的玻璃盒子和4组不透明的玻璃半高隔断,这些盒子分别成为了相对开放的会议室和半开放的主管办公位。
同时在走廊靠内圈的四个转角处,都预留了让视线穿通、放松的缓冲区。这些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不同部门的人在此相遇、交流。